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理事长邮箱
协会邮箱
热搜:
气体
培训
压力容器
安全
首页
分支机构
二氧化碳专委会
氢气专业委员会
气体分析技术及仪器设备专委会
焊割气专委会
液化天然气分会
交通能源分会
医用气体及工程分会
消防气体及工程分会
压力设备分会
气体安全分会
安全注册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
评审动态
评审结果
证书样式
服务中心
质检机构
下载中心
职业能力评价
政策文件
通知文件
下载中心
培训动态
考务管理
评价标准
评价中心
评价分中心
评价站
标准规范
征求意见
政策文件
团体标准
区域标准
气体产品标准
食品气体标准
消防气体标准
能源气体标准
医用气体标准
特种设备标准
安全标准
交通运输标准
其他标准
工作动态
碳足迹
质量品牌
知名品牌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
科技奖励
信用评价
信用评价结果
政策法规
评价规范
信用评价
气体应急救援
政策文件
气体应急动态
应急预案管理
气体应急指南
气体应急演练
信息市场
市场行情
热点述评
专题调研
行业统计
国际贸易动态
项目信息
党建工作
中央精神
学习动态
新闻时评
English
CIGIA Events
International Arena
Feature Report
Industry Focus
当前位置:
首页
/
气体应急救援
/
气体应急动态
突发事故,危化品企业如何正确响应
发布日期:2018/06/26 来源:中国气协 本站有
人浏览
分享到:
当事故发生时,如果员工在应急响应中行为失当,比如惊慌失措、贸然行事等,会使现场陷入巨大的混乱,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危化品企业对其员工应急响应能力的要求应当更高。因此,对员工的培训至关重要。
在美国,专家认为“人的第一反应往往并不可靠”,使用或储存危化品的企业必须按照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制定的《危废品操作与应急标准》,对员工进行分级培训。通过五级培训,使每名员工掌握应急知识要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一级,意识培养。每名员工都必须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一目击者”意识培训课程,增强员工提醒他人的责任感,提高自我逃生能力。 《标准》指出,通过培训,员工应具备三种能力,即对危化品的认知、辨识和确认;懂得潜在的风险与后果;相关人员在企业应急响应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比如对现场的包围、控制等。
不过,并非每一次泄露都会引发事故,所以意识培训的内容还包括正确区分危化品的常规释放与需要启动应急响应之间的差别。
无论是否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或带来健康危害,危化品企业的员工只要可能接触和运输危化品,都应按照《标准》及美国运输部的相关要求开展培训。
第二级,操作能力培训。操作层面的第一应急响应者应该在危化品泄露的第一时间保护周边人员的人身、财产和环境安全。这要求响应者具有较强的判断力,在行动中与泄露物保持安全距离而不是贸然上前。同时,这些响应者还应具备远程关闭设备、遮盖地上溢流物或设置隔离墙收纳释放物等能力。
一般员工应接受至少8个小时的专项培训,才有可能达到操作层面第一应急响应者的能力要求。这些响应者不但要完成第一项意识培训课程,还要完成额外的能力培训内容,比如,熟知危化品专业术语,掌握风险评估方法;能正确选用个人防护设施;具备对释放物的控制、收集和处理能力;熟知本单位的其它相关应急响应程序。
第三级,培养危化品专业技师。危化品专业技师,亦称危化品应急响应技师,应具备主动阻止危化品泄露的能力。这些技师通过培训,要掌握判断泄露点位置、封堵泄漏点的方法,防止事故发生。由于该项工作十分危险,所以危化品专业技师在取得技师资质前,至少要接受24小时的专业培训。除了完成第一级与第二级的培训外,还应培训以下内容:熟知一般性危化品术语及特征;能启动本单位应急响应预案和相关程序;正确选用个人防护设施;能在突发事件指挥体系中发挥作用;能正确使用现场勘测设备对泄漏物进行识别、验证和分类。
第四级,培养危化品处置专家。危化品处置专家的主动响应在阻止危化品泄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危化品处置专家能与危化品专业技师联动,并向危化品专业技师提供支持。这些专家应具备有关化学物质特性及危害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应急响应时能充当地方政府联络人的角色。
在具有同危化品专业技师一样的能力基础上,危化品处置专家还应具备以下特殊能力:启动或实施应急预案;使用现场先进的勘测设备;熟知危化品泄漏控制、阻隔及制止的具体方法;具有丰富的危化品及应急响应等方面的知识。
第五级,培养现场处置总指挥。
现场处置总指挥是企业在危化品泄漏发生时的责任人,负责制定应急目标、响应策略并确保预案实施。现场处置总指挥任职前应接受24小时专业培训,至少达到操作层级的要求,并具备更宏观的应急响应视角,比如,对危化品有深刻的了解并熟知应急响应的风险所在;熟悉联邦区域响应小组成员;有能力借住应急响应指挥体系调动相关单位、地方乃至国家应急响应的资源。
对员工而言,任何层级的培训切忌一曝十寒,培训贵在持之以恒。按照《标准》,完成上述五级培训的应急响应者还要接受年度知识更新再培训。反复培训才能让员工在危化品泄漏发生时泰然处之。反之,则会措施应急响应的最佳时机。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上一篇 :
定位需提高 高质量应急产业体系待构建
下一篇 :
应急管理部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