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7/31 来源:中国气协 本站有
人浏览
分享到:
7月25日上午,2019年京津冀社会信用体系协同推进大会在京召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潘锋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的一系列指示和讲话精神,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京津冀信用合作共建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自2015年《京津冀社会信用体系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签署以来,京津冀三地信用主管部门每年进行工作轮值推进,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会,研究重点工作、及时交流信用建设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建设了“信用京津冀”网站,公示三地行政许可408万条、行政处罚526万条、统一社会信用代码248万条。三地共同签署《共建“京津冀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合作协议》,积极推动跨部门、跨地域的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监管;共同签署《京津冀地区旅游信用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搭建京津冀旅游信用信息监管平台;共同制定《关于对京津冀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相关失信责任失信主体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等系列文件;联合一批社会机构举办了京津冀征信知识进校园、京津冀十大信用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等特色宣传活动。2019年,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三地联合制定了《京津冀守信联合激励试点建设方案(2019—2023年)》,提出到2023年,京津冀地区信用合作机制全面建成,守信联合激励政策标准体系一体化全面形成,公共信用信息得到充分共享和有效应用,重点领域信用监管机制全面建立,信用服务网络及信用服务市场基本健全,覆盖京津冀地区的守信者受益局面基本形成,对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发挥重要作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处长张宇航介绍了2019年京津冀社会信用体系合作共建重点工作任务。三地将从守信联合激励试点建设、京津冀社会信用标准化研究、重点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建设、雄安新区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建设、“京津冀信用科技实验室”等方面全面开展区域协同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正辉和河北省政务服务办副巡视员李勇也分别介绍了天津和河北省推进京津冀社会信用体系协同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次推进大会特别展示了京津冀三地信用合作创新成果。北京市公开遴选了一批“北京市信用联合决策咨询机构”。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共同签署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协议。
阳光保险集团、中国雄安集团、北京银行、中科院等单位联合启动了“京津冀信用科技实验室”建设,实现了在京津冀地区创新资源的集聚和整合,将成为京津冀信用体系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北京市经信局公开遴选了35家“2019年度北京市信用联合决策咨询机构”,将参与北京市信用立法、联合奖惩、信用修复、信用评价体系、平台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和咨询论证工作。充分发挥第三方综合信用服务机构在政府决策中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撑。京津冀信用协同发展由探索阶段步入深入开展的新阶段。“信用交通”率先实现协同,三地交通管理部门共同签署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协议,将在联合惩戒备忘录制定、信用信息共享发布、信用联合奖惩、信用协同监管和诚信宣传教育等工作进行合作。通过三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京津冀将努力打造成全国性守信联合激励示范试点,推动京津冀信用体系合作共建迈上一个新台阶。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